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奇异果新闻中心

奇异果体育首页金融理财的基本知识十篇

2024-01-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高等教育中,财经类专业囊括的范围较广,常见的专业包括市场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统计、财税等经济与管理类。这些专业之间都有宏观、微观、市场、政策、核算的联系,这一系列的因素构成了整个的财政经济体系。因此,选择财经界的任何一个专业,其他一系列的财经知识也都是有必要涉足的。

  基于知识的全面性和财经知识的贯通性,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对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进而研究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金融学、经济学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对学生多学科涉猎、全面发展的认识不够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到的多是会计类知识,因为会计专业将来就业机会多,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契合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目标。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深受就业市场和学校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会计知识关注度较高,对财务管理专业课不甚重视。

  过度细分的学科,相互之间的纽带被强行割裂,知识体系不完整、不衔接。事实上,这些专业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利用手中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财务管理行为,在选择投资项目之前,了解国家的政策是十分必要的,需要财政学的相关知识;但了解国家的政策还远远不够,整个经济环境的概况要熟悉,经济学会来解释市场规律;至于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或者项目来进行投资,金融学在金融创新产品方面派上了用场;会计核算负责记录和监督经济行为,进而指导其后的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一项理财投资想要做好,需要几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本人入职高校不久,身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了解到本专业的学生只对会计相关的知识感兴趣,财经新闻从来不看,原因是看不懂、没意思。经济常识、金融理论都知之甚少,更别说将其理论用于实践和理财规划了。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学院没有为财务管理或会计类学生开设经济和金融相关的课程,而是因为学生甚至老师都觉得这些课程是外专业的,没多少作用。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们只钻研本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考研、考证热度不减,其他的知识懒得学习甚至懒得了解。但是,我们要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记录和核算,要将眼光放长远、视野开阔,从整个经济形势着手,旨在核算准确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创造价值的决策能力。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会计以外的其他财经专业课,尤其是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个学科既是基础也是热门。

  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可以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而金融学便是经济学的货币表现形式,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不可分割,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金融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近几十年,金融学发展迅速,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金融市场生机勃勃,不断创新,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大高校也都越来越重视金融学学科的建设。主要开设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学、国际保险、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金融学专业的课程里,有一半属于经济学的内容。

  从对金融学和经济学的介绍可以看出,要想在金融学界和经济学界有所专长,精通上述主要课程是首要之举。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本身对经济和金融的敏感度偏差一些,基础不牢,在继续学习中难免会吃力,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财务管理专业非经济、非金融科班出身,学生们并不需要太过专业的金融经济知识,只是为了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算、决策工作提供帮助。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应选择从兴趣培养入手,慢慢带入,多加实践,寓教于乐。

  笔者平时浏览微信平台发现了一个财经新闻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很有意思,是通过画图、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财经事件,十分生动形象。课堂上跟学生说起本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经济和金融的敏感性,顺便把这个公众号推荐给学生们。一段时间以后,有学生反映非常喜欢该公众号,从最开始的新鲜好奇,到现在每天都会特意翻看当天的财经信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途径把财经信息介绍给他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教学顺序上来说,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史和重要理论,是继续学习金融学之前要夯实的基础。从教学效果上来说,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发动学生们亲自去查找相关金融学和经济学案例,结合理论基础,小组分析讨论,再进行汇报总结。

  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网络,校企合作项目多推荐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不只是会计职位的工作,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也可以推荐学生加入,一方面,消除他们对金融行业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对所学的金融学和经济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对各类相似或迥异的知识进行巩固,莫过于将之结合实务加以运用,能够显著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阐释,我们可以看出,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金融、经济知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从兴趣出发,夯实理论基础,多加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吴英杰.后危机时代的高校金融教学该给: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度省级教研项目“强化应用型的会计学教学内容设计”(20100435)资助

  作者简介:朱炜(1966-),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近年来,全球金融动荡日趋加剧,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金融管理及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对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金融分析的基础是会计基础,金融管理和金融分析人员除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外,必须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方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都需要应用财务会计方法来分析信息,进行监管、经营和决策。而且,财务分析,作为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手段,其信息处理能力的强弱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这就对高校金融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金融学专业必须强化财务分析的专业建设和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金融学专业建设意义主要包括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金融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和研究目的。在现实方面,金融学专业建设可以为当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建设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国际贸易的相互依赖,而且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状态也不断地显现,并有日趋紧密的趋势。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金融市场已经成为现在和将来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金融市场培养有用的建设人才也就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金融学专业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课程设置,其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所谓课程设置,笔者认为是目前高等学校立足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而确立人才培养的标准,对金融专业的学生构建符合标准的知识体系框架,而这一框架的实现过程就是课程设置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学生能够获取金融专业知识的必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高等学校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引进一批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优秀教师,推动高等教育金融专业的发展。

  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是金融学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金融人才的培养。以下从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金融本科教育应该运用高等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传授金融学相关知识,进而培养金融学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口径宽、重基础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能够做到全面性和基础性。全面性要求课程设置涉及的方面既包括专业的理论学习也包括其他通识性的知识学习,比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以及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性要求在课程设置全面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学习要求,具体体现在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程度上,以保证学生后期的发展。

  金融课程从层次方面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金融学的发展、制度演变、政策沿革等方面。微观方面有金融市场效率、金融产品设计等。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其基础知识的扎实尤为重要,这就体现在微观层面上的知识获取,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突出和适当扩大微观金融课程的比重。

  体系的完善包括完整与改善两个方面。完整性要求金融课程建设的体系要完整,包括基础理论课程、核心理论课程、实务课程以及选修课程。也就是说每一种课程都要有,且比例应该是合理的;课程设置的改善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具体课程的内容和比例。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都是科研方法,两者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国内高校与金融定量研究相关的课程设置比较少。未来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以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为主要形式的发展,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依赖于具有定量分析功底的金融人才,因此应该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出定量研究金融产品的内容。

  金融管理和金融分析人员除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财务分析方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无论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还是信贷市场参与者,企业、个人、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保险公司、中央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等,都需要应用财务会计方法来分析信息,进行监管、经营和决策。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财务分析在高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明显不高,基本没有把财务分析作为金融课程中的核心位置考虑。而财务分析作为金融运用中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理应在运用者的知识框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金融课程的设置,应该强化财务分析在金融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目前,大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期货、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等,财务分析课程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很低,内容往往只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主要是以会计学中会计报表信息为基本出发点,运用会计分析方法对影响会计报表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调整,为财务比率分析奠定基础,从而准确分析企业单位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状况,仅仅这些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对财务分析的挑战以及财务分析主体和需求者的变化,缺乏与金融现实环境的协同,也缺乏随着管理决策与控制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转变的协同。

  以上分析了金融专业建设的意义、内容,也分析了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到当前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中,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还存在不足,以下就财务分析及财务分析课程设置与内容进行一定的剖析。

  财务分析是财务分析主体为实现财务分析目标,以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财务分析技术,对分析对象的财务活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为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的一门具有独立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经济应用学科。

  基于基础学科的不同对财务分析进行分类财务分析的分类标准可以按分析主体不同、分析对象不同等多种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财务分析有不同的分类,本文基于财务分析学依赖的学科不同分类。财务分析按照所依赖学科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其二是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主要依赖于会计财务报表,运用会计学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论基础是会计学原理,注重研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假设的不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运用报表中的会计数据构建一系列会计指标,形成对公司财务活动各种能力的分析,比如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是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出发,一般而言是从价值最大化的角度进行的财务分析。在此情况下,财务分析主要依赖公司对外财务报告以及内部报告,使用的工具是统计与计量模型等一系列量化技术。可见,无论是基于会计学还是基于财务学都要依赖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形成对财务分析具有着基础性作用。

  我国高校一般将财务分析课程设置归在会计学或者财务管理学范畴内,这种划分的理论基础在于财务分析学是建立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财务分析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它自身的课程设置。本文基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分析:

  其一,学科基础类: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是一切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变化,对其深入的探讨需要有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知识储备。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要求管理学应该成为财务分析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一。行为理论涉入到经济领域在最近几十年来获得较快的发展,然而行为理论与心理学也是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的设置可以有利于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和把握。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领域内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法学已经成为各种学科的基础类学科,因此,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理应属于财务分析课程的基础类。

  其二,专业基础类: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与财务管理是财务分析的专业基础,因为财务分析是基于会计与财务管理学的,只有学好了会计与财务管理才能做出有效的财务分析。金融学的考察对象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而财务分析应用主要面对货币与资本市场,因此金融学在财务分析课程设置中也应该作为专业基础课来加以重视。我们知道,基于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将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价值做出判断,而定量研究会使用到统计学方面的知识,统计学作为财务分析的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会计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构建了财务分析课程中的专业基础类。

  其三,专业方向类:财务分析原理、财务分析实务。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内容、方法,而财务分析原理就是对财务分析的这些组成要素进行系统阐述;作为应用型经济学的分支,财务分析课程设置应该按照分析主体和目的的不同设置一些应用型课程,也就是财务分析实务。

  其四,专业选修类:此类的课程设置应该考虑与财务分析领域密切相关的专门性问题。比如证券分析学、管理控制、价值评估、企业管理学等。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对金融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一个优秀的金融分析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作为知识储备,金融分析师应该是财务分析专家和理财专家,不仅能够分析企业的财务实力、问题和风险,而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风险控制和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因此,财务分析学在金融分析师的知识体系中将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然而,财务分析的基础是会计学,所以会计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金融分析师是至关重要的。

  金融分析师应该熟悉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对企业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计量属性都要清楚。具体而言,在会计处理方面,理应熟练掌握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所适用的条件;在原则方面,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的一项基本原则,但金融分析师对于它的使用合理性也应该有所了解;在计量属性方面,随着国内外对公允价值的探讨深入,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相对以往有所扩大,金融分析师尤其要重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在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成因方面,就有很多关于公允价值使用的争议。

  金融分析师还应该根据表外信息披露,比如管理层报告与会计报表附注等,以求准确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发展潜力、风险防范等问题。

  综上所述,金融分析师只有有效掌握会计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在分析时应该从财务报表及表外披露入手,获取诸如会计计量属性、原则、方法、企业管理层变动等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风险大小及发展潜能。

  在金融领域内,除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分析师需要财务分析外,对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监管层来说,财务分析也尤为重要。因此在金融学专业强化财务分析地位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金融监管人才,以服务于政策制定及监管部门。

  首先从政策制定角度来说,在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上,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经济发展形式适时调整金融政策,而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掌握必须依赖于对企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认知,其信息的获得需要政策制定者对企业财务的分析。比如,某一时间段内行业回报总水平亦或是行业内各个年度、季度增长情况,而这些信息来源于会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其次,对于监管需求来说,在资本市场中,监管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主要依据还是企业的财务状况,比如前不久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其中就包括了退市机制 2012年5月1日起在创业板实行退市制度,6月28日,上交所公布了《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同时深交所也做出了修订,对主板、中小企业板退市标准进行改进整合,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退市标准体系。。此外,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与否也会表现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上,监管层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进而做出合法性判断。

  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要求掌握会计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会计学中的会计分析方法;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要求以财务学或财务管理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反映财务活动与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与内部报告为基本分析依据,以价值分析与量化分析技术为基础,以专门的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为分析技术工具,以公司财务比率或能力分析、证券市场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因此,加强会计学、财务学的课程教学应该成为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

  为适应金融市场的运行与发展的需要,财务分析要考虑从投资者、中介机构(如财务分析师)、管理者、监管部门、其他利益相关者等财务分析主体的各自目的出发进行设计和安排。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应该开设一些基于财务分析的实务类课程,比如投资项目评估、证券估价、业绩评价、风险管理、企业重组等,这些实务类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更能够认识财务分析在他们未来工作领域内的基础性作用。

  根据财务分析实践的需求,从专业教学的关联性以及分析主体或分析目的出发确定财务分析实务专题,主要可考虑以下选择:基于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基于金融市场的财务分析、基于合并报表的财务分析、基于管理控制的财务分析、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财务分析、跨国公司财务分析等,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专业教学可挖掘、探索的领域很多很广,值得教师去探索,去努力。老师们应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以及金融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能力等方面入手,在教学中,对所授內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目的的达到需要软硬件的配合,在提高财务分析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的同时,要重视财务分析教师水平的提高,只有那些专业知识扎实、财务分析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才可以胜任教学任务,才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1]张先治.关于对财务学几门课程定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2):53.

  近年来,我国国内理财产品呈高速增长之势。仅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9176款奇异果体育首页,产品发行规模为16.49万亿。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28239款,发行规模达24.71亿元;2011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4.59亿元,2012年底理财产品余额为7.1万亿元;到2014年4月底,银行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达13万亿,理财产品品种已达近5万款。理财产品余额年复合增长率达54%左右。理财产品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规模已超过保险。全国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国内理财总规模越来越大,其品种结构和类型变得越来越复杂,客观上给理财投资者带来越来越多的信息,同时也给其在信息获得和分析水平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的投资理财参与强度、理财获利的几率与程度,都与其对理财信息的获得程度及分析水平高低呈正相关关系。这里的理财信息包括:(1)相关金融知识与金融法律知识,尤其是与理财产品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与法律规定。(2)产品构成内容及理财所涉资金的投资方向及比例。(3)产品的收益与风险水平的较详细的预测、评估。(4)是谁发行的产品,以往诚信度水平及基本情况。(5)服务水平高低,包括服务态度和服务的连续性。(6)具体理财品种的操作程序、获利操作基本策略和具体注意事项等。然而,反观现实,大量的理财参与者和潜在参与者,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他们获得理财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弱,获得的有关信息少,有的信息部真实、不全面,从而给他们的理财投资带来严重的后果。

  居民对理财信息获得不多的原因:一是主要是由于我国理财业务开展得晚,城乡居民中系统学习过金融、理财知识的人较少,其金融知识的“先天”严重不足,导致对理财知识的敏感性、对获取信息的必要性认识及自觉意识、获取信息的正确方法等都缺乏,对理财知识和信息获取诉求就显得不是特别强烈,进而对全社会理财信息渠道建设与供给问题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就很微弱;同时,他们即使有时发出较强烈的需求诉求,其代言者也基本缺位。二是我国理财信息供给渠道与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相比,非常滞后,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及机构自身信息渠道建设意识还不强,政府部门还没有将金融知识普及和理财信息的供给问题纳入到国家金融安全和为居民理财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战略高度来对待,信息渠道建设投资力度严重不足;还有相当部分的理财产品供给者和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吸引或忽悠更多居民参与理财业务,购买其产品,故意不提供必要的理财信息,或者提供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理财信息。三是由于理财产品提供主体对相关信息的披露、传播、宣传方面的渠道非常单一、狭窄,或者几近空白,缺乏开阔和长远的建设与供给思路,不注重长远和高质量发展,不愿意花精力和成本去进行这类信息渠道的建设。

  理财知识和信息渠道的严重缺失带来一系列问题:第一,不能有效动员、引导潜在理财者进入理财行列,据有关数据统计,现在参与除进行银行储蓄外的理财的城镇居民比例不到40%,潜在多形式、多途径理财的城镇居民的人数众多,潜力极大,但如何把潜在理财投资者变成现实的理财投资者,理财知识与信息的作用重大。第二,使进入者无所适从,盲目理财、投资。第三,信息收集和体验、分析、掌握成本过高;第四,虚假信息和不准确、不真实的信息多,使理财者容易被误导;第五,使众多花费了成本的有关理财信息被空置、浪费,没有转化成真正的效益和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六,产生大量的理财投诉。如2010年,上海银监局受理各类事项3906件,其中83%是金融投资者与金融服务机构纠纷事项①。

  本文通过一项关于居民理财知识与信息来源问题的联合问卷调查,以其中关于理财参与者获得金融知识和理财信息渠道的调查数据,来分析当前居民投资理财知识和信息来源问题。本调查对象和范围是广州、武汉两市部分城乡(郊区)地区居民,主题是进行理财主要问题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理财知识和信息来源情况的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份,其中城市居民问卷176份,农村居民问卷108份,城乡居民比例分别为61.97%和38.03%;专科及以上学历者64人,金融行业人士14人,较系统学过金融知识者32人。问卷设有理财信息来源基本渠道类型的选择答项,还设有开放问答题,如您觉得当前理财信息获得方便吗?依据是什么?您最喜欢的信息渠道是哪些?对进一步完善理财信息渠道有什么好的建议等。此外还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访谈调查。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和访谈得出两地部分居民理财信息获得渠道基本情况是:

  根据调查问卷与访谈数据整理的情况如表1所示。其反映出来的重要现象和变化趋势为:(1)理财知识和信息来源渠道种类比较多,但居民愿意选择、职能选择和方便选择的集中在少数渠道上,广泛被居民接受、喜欢的渠道不多。(2)地区不同,如城市、郊区农村地区的同类型人士在理财信息渠道的选择方面存在较明显区别。农村地区多偏向选择银行人员介绍和朋友、熟人、亲属介绍,城市地区多偏向选择网络和电视,城市中年以下居民选择此类渠道的比例占53.4%,而农村居民利用此类渠道的比例只占18%;(3)学历、职务、收入、年龄、性别等不同,其选择的渠道有区别。如文化程度在专科及以上的居民,选择理财或金融专业书籍、报刊渠道的人数比例要高出学历较低居民数的71%。(4)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专业人士的宣传和专题讲座和业务、理财品种介绍越来越成为理财信息获得的重要渠道。(5)网络的普及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此渠道。(6)传统的媒体与载体越来越分化,有的还是受欢迎的,如好的知识、信息书籍、报纸仍然受欢迎;专门的理财知识书籍,如《大师教你如何理财(索罗斯、巴菲特)》、《理财宝典》、《教你如何理财》、《波浪理论》,《国民经济数据与理财产品》、《金融法律文献》等,虽然看的人数不多,主要觉得要花的时间多,不容易懂,但在高学历居民中,还是有一定的“市场”。(7)越来越复杂的信息,使很多人感到太难,包括学过一些金融专业知识的人。(8)参与理财的主体规模空前扩大,很多意愿越来越强,但在知识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显得无所适从。(9)很多居民有参与理财的愿望,或初步尝试过除储蓄以外的一种产品的理财,但由于不懂理财知识和没有令自己信服的信息而不敢参与其他产品的理财,这类比例占到57.6%。

  这些现象和趋势说明:全社会越来越需要金融知识和理财信息的普及和提供来动员更多居民参与理财;为大力提升居民理财综合素质,引导理财者(包括潜在理财参与者)尽量减少风险,进行理财策略的优化,从而促进理财业务的健康发展以及全社会金融资产的优化配置,理财知识普及和信息优质供给急需提升到国家金融战略工程的高度。

  理财信息的作用是使理财参与者能够了解理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量的具体信息,以及学会正确理财的方法,使其能将有限的资金(资源)合理的配置到最有实际作用和真实效益的领域中去,从而使社会财富增长,达到资金合理配置、理财投资者、社会(国家、企业等)几方面都能受益的结果。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在理财知识教育与信息供给的做法方面进行切实创新:(1)政府应该加快金融知识普及步伐。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在金融知识普及方面承担起主导作用,得到本国居民的支持与响应,效果明显。政府要制定和完善金融理财知识进一步普及的中长期计划及相应的落实细则,要在普及的时间要求、地域要求、普及效果目标要求、普及教育主体、所需资源、普及教育途径与渠道、教材与学习资料、学习与宣传的平台及网络的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相关管理部门的建立及职责细则的制定、考核办法、提出对金融行业在普及理财知识方面应承担的任务要求、对普及与宣传理财知识人员培训等方面下足功夫,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泛泛要求和不疼不痒的“试点”层面上。具体操作可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做法,并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2)在国内各类教育中,合理安排金融知识普及的内容,如小学、中学、技校、本专科院校、干部行政学院和党校、各类专修学校等,都要按国家规定安排一定量的金融理财知识的教学内容奇异果体育首页。形成常态化、立体化、网络化、连续化的金融理财知识教育体系。(3)充分发挥央行及金融监管机构、服务机构在金融理财知识普及教育中的领导作用,重视国有控股银行、其他重要的股份制银行、银行行业协会及团体在金融理财知识普及方面的中坚作用。银行、银行行业组织等可以和城市社区服务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等建立理财教育服务机构,对本区域内的居民进行长期性、具体性的金融知识学习指导和理财信息的提供。(4)形成品牌刊物。现阶段非常符合普通老百姓投资理财学习需求的刊物还是不多。好的刊物不是一味具体推荐投资产品,而是要:第一,多讲基本的知识、理念、选择投资渠道和品类的方法等,还要提供真实、较可信的经济信息,方便居民获知、查阅、积累资料;第二,介绍优秀、诚信投资机构、公司;第三,投资理财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手续,及时介绍新的投资渠道和品类;第四,介绍不同专家、研究机构、成熟的投资者的不同观点等。(5)多渠道开设理财知识自学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开设网上课程,让居民业余上网学习。可以与大专院校当前正在开展的经济、金融专业的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建立居民理财自学课程;开设刊授(函授)课程,编写高质量、系列性讲义供学员学习,并辅助实行定点、定时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集中讲座和答疑。利用电视教育频道,开设和充实理财电教课程,进行系列化,通俗化,多元化的投资理财知识讲解、介绍。(6)开展城镇社区理财知识培训和服务。现在城镇部分社区已建立了金融服务站,但真正开展居民理财知识教育、培训的不多,要加快这一工作的步伐,尽快建立起社区此类教育、培训网络,在对本社区居民,包括在当地做工的外来工进行理财知识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要给本区居民长年提供理财信息,并结合他们的实际具体指导其如何分析和利用此类信息。(7)进一步发挥各类报纸的主媒体作用,开辟专栏扩大关于居民投资理财学习资料、相关信息的刊载量,关键是要办出高质量、有特色、适应多类理财者需求的专栏(包括知识普及和每日信息提供),使它成为理财者不可离开的“朋友”。(8)充分发挥大专院校财经、金融专业在普及金融知识和服务居民理财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应提倡教师、学生下基层,深入社区为居民理财提供指导和服务,包括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大专院校财经、金融专业要办好居民投资理财问题研究和服务的专门网站(可多校联合办),改变当前基本找不到大学理财研究、服务网站的局面。可利用学生社会实习、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义工活动等,对基层居民进行理财学习、操作的指导和服务,包括理财信息获得的方法及分析指导。(9)注意对理财者参与陌生理财品种的信息提供。如信托,私募,期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中的其他产品,其信息的提供特别要注意全面,真实,通俗,不能故意以模糊来诱导和误导理财参与者。要让居民尽可能多的了解所感兴趣的品种的各类信息,以增强他们参与和选择理财品种的自信心。(10)专业理财公司、金融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要注意多给居民提供有用的理财信息,可用布告或宣传专栏、宣传资料形式提供信息。(11)充分利用好地方电视台、电台广播、社区宣传栏读物、读书阅览室、地方报纸等贴近居民的媒体或信息载体,发挥其适应本区域内居民思维习惯、表达习惯、社会关系网络密集、媒体信息易转化为本区居民口头交流等特点,以收到区域文化支持性效果。(12)充分发挥专业金融知识培训机构的辅助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要对培训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如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或予以一定补贴。(13)通过大力规范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方式,促进他们提高在理财信息提供、对投资产品提供咨询和评估等方面的服务水平。(14)充分发挥电视这一受众人数最多、影响最深媒体的作用。可以在每天非黄金时段开劈提供理财信息的专栏,并配以专业人士的分析引导。(15)在加强信息渠道诚信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成功理财投资者具体的理财信息提供和分析引导作用,如可通过QQ群等形式建立起来规范可信的理财信息传播圈等。(16)充分发挥权威媒体的理财信息披露和宣传作用。如多在党报,各级电台、电视台,正式金融报刊,专业理财杂志,大学、国有控股银行、证券公司所办报刊等上面有关文章和信息;让金融方面的学者、专家、知名社团负责人多作理财辅导报告等。(17)完善数字电视在家庭理财信息系统新功能方面的设计与实施。(18)政府要大力表彰在金融知识普及和为居民提供信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单位和个人。

  在加快普及理财知识和完善理财信息提供渠道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1)扩大信息内涵。包括理财理念、介绍投资产品品种和运作方法,还要普及家庭理财的正确理念以及相关知识与信息(如正反案例)、法律限制和保护内容。不是单纯指投资某一产品。(2)考虑受众面的构成。居民在理财条件方面的差别太大,无论是学历、知识、生活经历还是经济实力、风险承受程度、理财经验的积累程度等,可谓千差万别,所以信息的表述方式,要尽量明白易懂,当然可以采取多层次性介绍与宣传的方法,既有通俗性信息,也有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信息。但对于最大多数的普通理财者来讲,要能给他们提供喜闻乐见,看得懂,易于记的理财知识和信息。(3)信息获取的方便性和渠道的相对稳定性。使广大理财者能够较熟悉和很容找到其要想知道的理财信息。(4)引导和培养理财者尽可能充分掌握信息,对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比较,运用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思维方法等理念和习惯。

  ①杨红梅,保护金融消费者从加强金融教育开始,中国财经报,2011年5月31日。

  [2]陈宜萍.理财教育与知识普及任重道远.金融时报,2011年4月11日.

  [3]彼得.罗斯.《商业银行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8-8-1.

  [4]纪瑞朴.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国际经验.金融时报,2014年3月29日.

  [5]赵桂萍.投资者教育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中信出版社 2014-3-4.

  [6]胡俊.《银行理财规模快速膨胀折射的风险隐忧》.科教文汇,2012-3期192).

  【摘 要】通过对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金融人才需求趋势的分析,提出了试验区发展对高职金融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建设适合青岛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所需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创新的思路。

  2014年2月10日,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准(《关于印发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银发〔2014〕38号),成为我国首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的金融业面临重大的突破。然而在试验区内,如何培养青岛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探索一条适合本区域发展所需的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自获批之后的三年以来,青岛市金融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金融业已经发展成为青岛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青岛首次被纳入伦敦金融城国际智库的全球金融中心榜单,9月便跃升至全球第46位,紧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内地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

  作为新兴财富管理中心和中国唯一的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岛财富管理的特色正日益鲜明。比如:国内第一家外商独资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财富管理公司、第一家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第三只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以及国内大型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子公司、私人银行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财富管理机构落户青岛;多功能财富管理市场全面建立,全市要素市场达到10家,数量在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财富管理创新试点政策多达60项,涉及跨境投融资业务及金融业对外开放等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许多关键环节,这些金融改革政策为青岛带来直接融资近380亿元,未来融资能力增加480亿元,为青岛的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已经被列入青岛市“十三五”规划。

  1.财富管理规模的扩大急需大量的有专业技能的基础性金融专业人才。青岛市在2016年11月了《关于青岛市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青岛市政府计划在五年内除了引进培养高尖端人才之外,还要培养万名金融技能人才,预计到2020年,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超过10万人。另外,截至2015年末,青岛市财富管理资a规模达到6816.2亿元,较财富管理试验区获批之前增长96%,其中银行个人理财资金、保险个人理财资金、证券客户总资产等大众理财项目获得了迅猛发展,占财富管理资产总规模的75%以上。正是基于普惠型财富管理新模式,要求大量有一定专业知识,又通晓营销技能的金融人才,这为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市场的需求和政府的扶持,为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打开了渠道。

  2.多层次财富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市场的形成促使试验区内金融人才市场的多层次性。多元化财富管理机构的涌现,多种类财富管理市场的建设,以及各类金融专业中介机构的出现,不仅推动着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金融岗位的多层次性,即除了高端人才之外,大量的一线、基础性岗位所需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势必呼之欲出。因此试验区内的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以服务于这些财富管理机构、财富管理市场及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所需的的基础性金融人才。比如金融营销和后台操作应该是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最适宜的岗位之一。

  金融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也是高风险行业。金融业务的对象就是风险的识别、定价和管理,这就要求金融从业人员逼近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集体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等等,只有具备了这样的道德素质的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才能胜任金融业的岗位,即在岗位上既能够为客户所想,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产品出发,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又能够兼顾企业利益,帮助客户和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规避合理的风险。

  青岛市金融业财富管理的特色日益鲜明,而且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6年6月,中央深改办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对包括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在内的全国24个金融改革试点区域进行改革创新综合评估,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成绩名列前茅。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已经被列入青岛市十三五规划。力争到十三五末青岛要在国内牢固确立其独具特色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地位。因此,试验区内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基础的综合金融知识和完备的金融知识结构,才能在实际业务中将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领域的内容融会贯通,真正了解复杂金融产品的特点,为企业和客户提供财富管理的金融服务。

  青岛金融行业的大发展为本区域带来了大量的基础性岗位,这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了机遇。当然,这些岗位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就要求试验区内的高职院校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水平,使他们在具备金融综合知识的前提下,具有更为熟练地基础性岗位操作技能,比如熟悉金融市场、了解金融产品、熟练进行相关业务操作、有敏锐的宏观、微观金融活动意识等等。

  中国的金融行业日新月异,青岛的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也是在不断地发展,金融行业新生事物、新的知识领域每天都会涌现,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想穷尽这个行业的所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可能的,所以具有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的快速学习能力,对每个毕业生是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实现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三年来的实践表明,青岛已经进入国家金融战略布局,直接面对迅速增长的中国财富市场,承接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增量资源,聚集中国财富管理先行先试的创新政策,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因此在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区域内的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适时地定位于本区域发展所需要的这些财富管理机构的基础性岗位(如金融营销岗位和后台操作岗位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剖析,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随着财富管理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传统的和新型的金融机构不断进驻青岛,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现实。青岛金融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尤其是基础型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才能应对工作所需,满足客户综合金融的需求。因此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高职金融专业必须要拓宽专业口径,扩展专业知识结构,规划出具有财富管理特色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在职业基础能力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基础专业课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和特色,掌握金融各类业务的基础性常识为今后的综合运用奠定基础;其次,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要根据金融方向的不同,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适度增添财富管理课程,并将其作为课程核心能力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在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竞争力;第三,在职业素质能力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金融人员的基本素质,如开设相关公共课程,如,道德法规,英语,计算机、营销及应用文写作等等

  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的发展很迅速, 如何让学生在高职院校的三年里掌握从业必备的知识,我觉得实用式教学方式(即重视实践)是有效的途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金融专业学生进阶的第一步,在短时间内把抽象的金融理论知识形象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校内的实训课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采取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拟对抗等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金融知识和金融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金融行业的兴趣,为以后的从业活动打下基础。另外,在校内要重视对实训室的建设,增添各种教学软件如证券模拟实训、理财产品设计、保险产品设计等等,为学生们提供了模拟金融职场的实习环境,在仿真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消化所学知识,培养金融意识。

  在财富管理试验区龋有很多金融机构和岗位需要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比如证券行业需要证券从业资格证,保险行业需要保险人从业资格证,银行等财富管理机构的理财业务需要取得理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等等,所以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进入金融行业的敲门砖。当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大多是行业的基础性知识,与学历教育要求是有很多的重合性,因此在高职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学历证书教育相结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双证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力。

  在青岛财富管理试验区内,高职金融专业应该尽可能的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开发多层次、多种类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只有在真实的金融环境中,才能有所感悟锻炼成长,才能将所学的金融知识进行实际运用,为以后的多层次就业打下基础。另外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技能竞赛,感受真实的业务情境操作,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改革起了导向的作用,从而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赛、教、学的一体化。

  (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障高职金融教育与财富管理试验区内的金融发展相契合。

  财富管理实验区的变化日新月异,只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向,保障高职金融教育与区域内的金融发展相一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是对专职教师的培养,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学习与提高技能的机会,比如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金融业务培训,去各类金融机构进行研修和锻炼,让教师有机会和时间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另一方面就是积极聘用试验区内的金融人才,组织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课程体系的完备、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学校可以充分参考兼职教师的专业意见,取长补短;在教学中,针对金融业的新变化、新趋势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兼职教师来讲课,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专职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观摩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1]石曦. 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4).

  [2]汪思冰. 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4,(9).

  [3]邓满娥,綦桂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6).

  [4]高艳英,吴杰。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5(9)。

  [5]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员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R],2011.

  [6]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等. 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R],2014.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是依靠社会资金(香港隆兴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融智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依托重庆工商大学师资办学,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独立学院,于2001年成立,至今已有十年办学历程。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设置管理系、经济系、金融系、会计系四个专业系和基础课教学部,共有9个专业。其中,会计系下设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招生4届,平均每年招生100-110人,总体看招生生源较好。

  师资队伍: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专职教师4人。按职称分类: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1人;按学历分类:博士1人(在读),硕士2人,本科1人。以上师资队伍没有包含依托重庆工商大学的师资。

  财务管理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定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较顺利地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和国家会计职称考试。这与会计专业2007级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相同。存在两点不足:①体现不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②将财务管理专业看做是会计专业的延伸。理由如下:

  ①从知识结构上看:教育部2000年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 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从专业知识角度,可以看出教育部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学习的知识是以财务管理知识为主,同时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会计专业的复制。

  ②从学科定位上看:国内,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设在会计院(系),并且由会计专业脱离出来;而在国外,财务管理专业的通常设在金融院(系),因为该专业的产生是与金融的发展密切相联系的。因此,在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之中,有必要理顺财务管理与相关专业的关系,特别是与会计、金融专业的关系:

  总体上看:财务管理、会计、金融三个专业的研究重点不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财务与金融管理;会计学专业侧重会计实务;金融专业侧重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

  1)财务管理与会计专业的关系。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研究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但是会计更多的体现在核算和监督上面;财务管理更多的体现在运用资金上面(比如投资、筹资)。

  2)财务管理与金融专业的关系。财务与金融都由一个单词Finance翻译而来,国外,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财务管理专业的产生与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及金融机构的发展相联系。因此,财务管理学科研究范畴与微观金融学相一致,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三大领域(也有人认为微观金融学中的公司财务就是财务管理)。在这三者中,投资学与公司财务的关系更加紧密,投资学的理论只有通过公司财务活动才能真正和实物经济发生联系,与商品市场发生联系;而公司价值又要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估。

  ③从形式上看:有人认为应该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为金融及金融服务中介等机构培养专业理财师;有人认为把为企业培养优秀的首席财务官(CFO)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样的提法都正确,特别是独立学院的专业的培养目标更应该具体。融智学院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1)要有具体的目标。在相同研究文章中,很多文章都是泛泛而谈,没有特色。教育部1998 年制定的财务管理培养目标只是给出了一个框架,给每个学校留下了形成特色的空间。独立学院无论在师资、资金、办学经验等方面与以前的公办学校相比都存在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办出自己的特色。独立学院相对与公办学校总的特色是应用性,特别是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独立学院已经出现考证热现象。因此,独立学院应该有具体的培养目标。

  2)由于国内和国外的具体情况不同,国内财务管理偏会计是由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国外是财务管理偏金融是由于国外经济发达、市场程度高,企业对市场结合非常紧密。因此,将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两个方向(理财规划师和特许金融分析师)一是站在中国的实际,二是展望中国未来。

  3)目标不能定的低。虽然将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于考理财规划师和特许金融分析师,并没有否认考其他证书和把培养理财规划师或CFO作为目标。将目标定位相对较高,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教学中产生压力和动力。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专业课程的设置,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环节。融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07级培养方案专业主干课包括: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实务4门课程,虽然4门专业主干课强调了财务专业的本身课程,但是存在主干课开设力度不够的问题。2008年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时将主干课定为: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投资学、管理会计6门。

  2008年开设的主干课相对于2007级有了很大提高,理由是由于财务管理原理相对简单,可以放到学科基础课;加强了专业特色-----偏向会计学开设了中级和高级会计学和偏向金融学开设投资学。但是,还是存在一个问题:《管理会计》做为专业主干课不是太妥当。一是管理会计不是会计最重要的课程,课程本身不难;二是会计方面已经开设了两们课程,占了主干课程的1/3,而微观金融学中很重要的《金融市场学》没有开设(理由见财务管理与金融专业的关系分析),因此建议开设《金融市场学》替代《管理会计》。

  从专业主干课的修改建议可以看出:建议修改后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紧密:专业主干课程中有会计学的最核心课程(中级、高级会计学),也包括微观金融学的最核心课程(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公司财务(中级、高级财务管理)),从而形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特色。

  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可以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通过改进后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可以使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学生毕业时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从而形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特色知识体系。(图1)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型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但目前在校大学生由于财商教育的不足,导致了许多大学生被骗的事件,让社会震惊。本文立足于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青年教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金融类与理财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训教学改革研究》,结合成都城区的高职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情况,调查研究了目前在校大学生财商问题现状及存在的原因,由此提出适应大学教育体系的财商教育,以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财商素养。

  财商,最早是在美国作家罗伯特.清崎所著的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中提出,解释为金融智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商一词在公众视野中频频出现。一个人的财商是个人在市场经济中对财富的认知、获取和管理的表现,所以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对财商的教育。但通过《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金融类与理财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作为我国将来市场经济发展接班人的大学生们,其财商素养却令人堪忧。2013年3月13日,我国央行行长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提及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创新型的金融模式,表示支持以科技促进金融发展,央行会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探索给予支持。自此,掀起了金融改革的狂风,各种模式P2P平台、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新型网络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纷纷上市,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门槛较低,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投资和资金需求渠道,增加了参与者的可支配收入,颇受民众青睐,但由于市场监管的改革没有及时跟上金融的创新发展,使得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和涌现。这些平台产品良莠不齐,新闻中频频出现在校大学生被不良互联网金融平台骗贷的现象,尤其是在2016年出现的大量校园贷、“裸贷”现象,不仅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对他们的家庭造成了的伤害,影响深远,也引起了网友的大讨论,这充分显示出在校大学生金融知识的匮乏和财商教育的缺失。鉴于此,课题组对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及周边兄弟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发出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达100%,根据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了解到了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财商现状:首先,针对目前市场上主流金融产品,在校大学生有所耳闻或参与,但对这些金融产品的实质、风险管理了解的学生只在少数。问卷调查中有60%的在校大学生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P2P及网络贷等有所耳闻,部分学生参与到了“余额宝”的投资中;20%的学生家长有参与过P2P、网络贷等的经历,且父母们在参与过程中最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收益率和贷款利息,从而也深度影响了学生们对这些平台的关注点。但在校大学生们对“宝宝”类理财产品、P2P平台理财产品及网络贷等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模式、投资方向、运作模式,以及可能带来的本金和收益的损失均不甚了解,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带来的风险毫无意识。其次,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意识薄弱。90%学生的零花钱来自于父母,64%的学生会将每个月的零花钱花光,他们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投资理财规划意识,没有考虑过将多余的零花钱存起来或用于理财规划,以增加自身的可支配收入。36%学生每个月会将生活费余下一部分,存在银行卡里面,或者存入“余额宝”。

  我们对网络上的新闻报告和回收的调查问卷做了深入分析,对造成大学生财商素养匮乏,理财安全意识薄弱,互联网金融安全认知不足的原因做出了如下分析。

  当前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快速,在校大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普适性的财商教育,所以很难透过表象看本质,对于很多金融现象、金融活动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区。自2014年来大量的P2P平台跑路等,3M平台等庞氏骗局平台频繁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套住了大量的参与者,可在高收益率的诱惑下,更多的参与者们前仆后继。由于网络的快速传播以及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粘度,这种追求高收益而忽略投资风险的偏颇认识在在校大学生中风靡开来。部分有富余零花钱的学生纷纷参与其中,甚至不惜借款投资。当风险来临时,有些人侥幸逃脱,也有人被困其中,社会催债者频繁出入校园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从家庭方面来说,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身处在一种缺乏正常财商氛围的环境中。例如,在对四川华新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时,了解到有27%学生家庭成员积极的参与了P2P等各种平台的投融资,金额不等,甚至有学生父母参与了3M平台的投资,3M网站曾因资金链和监管等原因一度停运后复运,但并未引起学生家长对风险的警惕,甚至带领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其中。此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很容易形成对金融产品片面追求高收益,而无视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融资过程中,这些学生并未真正的去了解这些金融产品的运作流程,而只会一味的比较哪种金融产品收益率高,就投哪种金融产品。而另外73%学生父母投资理财意识趋于保守,家庭资产大部分躺在银行存款上,或对投资理财完全没有认识,觉得是空泛的东西,或认为投资理财风险太高,视金融产品为洪水猛兽,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片面的财商意识。在对这些学生调查交谈中,当问及是否有理财想法时,他们的答案可以归纳为投资理财会造成较大亏损,所以家长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亦或是家中没有理财环境,所以也没有意识去了解投资理财方面的信息。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财商教育设计也不够系统和完整,也是造成学生的财商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中各专业分类细致,除了经管类专业教学中会涉及到基础的经济金融知识外,其他专业的学生除非特别感兴趣去旁听,一般很难了解到基础的经济金融类知识。此外,校园内对经济金融类的宣传媒介也缺乏,校园橱窗、广播电台、户外广告牌中很少出现金融投资和风险的教育。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不了解货币的运动和其增值的原理,不了解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不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原理,不了解金融产品的运作流程,随时暴露在金融风险中。

  根据以上分析,课题组基于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提升在校大学生财商的建议:

  各学校应该拓宽在校大学生财商教育的渠道,可以在学校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的讲座、交流会或公益宣传活动等。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丰富,除了开展经济金融方面的全校性公选课外,学校的各种机构团体还可以为学生开展普惠金融知识教育的讲座和交流会,邀请相关金融机构的专家、金融企业工作人员莅临学校,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与理论相结合,为学生介绍金融市场基本运作方式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区域内的兄弟院校也可以通过开展跨校区的金融类公选课,既节约学校教学成本,也可以强化学生中间的交流和影响。多次的讲座和交流会,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基础的经济金融知识,拓展视野,辨别真伪,提升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商,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接触,避免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投资理财类竞赛活动,例如金融小知识竞赛,辩论赛,“大富翁现金流游戏”等等,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财商意识,营造端正的金融氛围。

  目前,各大学有较多的宣传媒介,学校应该利用各宣传媒介,通过财商教育的硬件建设,创建端正的财商氛围。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橱窗文化专栏、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户外广告牌等硬件设施,开设普惠财商知识和投资者风险教育专栏,并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实时更新,使学生在畅游校园时,也能感知财商教育的氛围。

  在专业教育尤其经管类专业中,建议深化实践教学,丰富专业实践活动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学生整体的财商素养。以四川华新职业学院证券与期货专业为例,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串联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为更好的开展财商教育,系部架设了金融类专业的“金融综合实训平台”,并开辟了“财商教育”专栏,凡在校学生均可随时登录校园网浏览该专栏。在“财商教育”专栏通过多种形式,视频、ppt、文字、新闻链接及财商小游戏等形式开展,既能吸引学生参与,深化学生的金融专业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财商,形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活动的开展,深化财商教育。仍以四川华新职业学院为例,证券与期货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和知名金融企业校企合作,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建立了“金融服务社团”,以社团为基础,邀请校企合作的证券、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来为学生组织交流会,让学生了解金融企业的运作及最新的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及监管,与未来就业岗位接轨,并为学生讲解适合大学生的金融产品,提升学生的投资理财意识。另外,证券、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还带领学生在校外开展“金融投资知识送温暖”、“投资风险管理轻松辨”等等活动,为其他专业学生及周边社区群众提供财商教育,既在校园内起到了带头作用,也体现了社团服务社会的功能。在课余时间,校企合作的金融机构还组织学生前往证券、保险公司参观学习,除了了解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状况,还开展投资者风险教育,让学生对金融市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邹晓涓,严飞.大学生投资理财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4.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给消费者在日常生活支付手段、投资理财渠道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任、感知风险理论,从消费者角度,结合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本质特点来构造概念模型,解释消费者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引起了高层管理者、传统金融机构和相关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例如,2013年6月13日,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天鸿基金合作的创新支付+投资类产品——余额宝上线月底时,余额宝用户突破250万,规模达66亿;9月初其规模已近500亿元,天鸿货币基金在余额宝用户爆炸式增长的推动下,一跃成为目前中国用户数最多、甚至是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余额宝的成功,也激起了更多的基金从业者拥抱互联网金融,产生了众多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

  天鸿货币基金的《余额宝运行一周年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6月30日,人均拥有余额宝金额为5030元,表明其依然是资金量不大的用户。余额宝用户在二季度突破1亿。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尝试民众很多,说明国内理财需求的空间很大,传统金融机构没有覆盖的客户通过互联网金融得到理财服务。另一方面,相对支付宝的注册用户数量8亿(截止2013年7月)而言,余额宝的用户数量还有待提高;而且对个体用户而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平均投资额度较小,说明了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采纳程度还有待提高。

  如何扩大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受众,提高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采纳意愿,有必要对影响消费者采纳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因素进行探究。文章以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并且以余额宝为示例,为以后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可以提供思路借鉴和理论指导。

  技术推进理论是金融创新成因的代表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新技术革命的出现,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保证。互联网金融产品和传统金融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销售渠道和产品的创新,金融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消费者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渠道从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扩展到互联网、移动终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受不仅取决于消费者的金融需求,还取决于对互联网、移动技术这种交易方式的接受。TAM是David(1989)和David等(1989)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提出来,用以解释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行为。由于模型结构简单和各种实证研究对其价值的证实,被广泛用于研究对各种信息技术的采纳,也延伸到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情景。

  互联网金融情景下,由于消费者和网络零售商之间的时空分离,以及网络设备的不可预测,使得在线交易产生了隐含的不确定性。信任在包含未知风险的交换关系中起着核心作用。特别是在网上购物环境中,信任尤其重要。缺失信任的网上交易和网络供应商的是电子渠道市场渗透的重要阻碍。此外,研究表明,信任对用户愿意从事有关金钱和敏感个人信息的网上交易有重大影响。对商家的信任是消费者进行网上购物的重要前因。此外,用户通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信任会影响其对同一渠道内另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信任。在淘宝、支付宝进行过交易从而对支付宝信任的用户更愿意在支付宝客户端进行余额宝的体验。已有研究发现消费者信任会降低客户开发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口碑传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刺激重复购买行为。

  Bauer引入感知风险这个概念,并且把感知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和相关结果严重性的组合。Featherman等把感知风险模型扩展应用到新兴的信息技术情景下(例如移动支付),用实证研究检验了互联网情境下对电子服务的感知风险的七个维度的影响,包括操作风险、财务风险、时间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隐私风险和整体风险。

  余额宝是支付+投资类金融产品。第三方支付设计的用户众多,操作频繁,任何操作失误、系统设计不当或蓄意事件(如攻击或滥用信息及程序)等都有可能带来风险。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上注册以及进行交易的时候,用户的身份信息。账户资金信息、交易信息以及认证信息等,已经被记录和保存在第三方支付的数据库中。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对用户信息的安全保护不到位,则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泄露。这些风险会产生用户隐私泄露或资金盗用等问题。易观国际在《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安全调研报告》显示,用户在网络支付过程中由于木马、钓鱼网站和账户、密码被盗的原因带来资金损失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4%、33.9%。另一方面,余额宝所对接的是货币基金理财,虽然历史上货币基金的收益比较稳定,但是不排除会有资金损失的情况。这些都是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时可能感受到的风险。

  这篇文章在技术接受模型、信任、感知风险理论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和互联网金融产品角度,结合消费者个人特点和产品特点构建了消费者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意愿模型,模型如图1所示。

  TAM中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决定使用意愿的两个主要变量。余额宝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出的理财+支付产品,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具有理财功能,另外,还可以随时随地用于支付宝的购物付款,集理财、购物等功能于一体。而关于余额宝的相关操作都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来完成,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电脑、手机操作技能。这种情景下,这篇文章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感知有用性”定义为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满足自己的理财需求的程度;“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感知易用性”反映了用户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操作体验,定义为,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容易程度。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程度越大,消费者使用意愿也更强。

  余额宝本质上是天弘基金旗下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天弘基金本来名不见经传,但是通过和支付宝合作,把余额宝内嵌在支付宝体系里面,借助支付宝的影响力,降低客户开发成本。不论支付宝选择与何种基金合作,支付宝用户都会有意愿进行尝试,可见,出于对支付宝的信任,是消费者使用余额宝的影响因素之一。这也是众多基金公司和已经沉淀大量客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原因之一。这篇论文定义的信任是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平台的信任,而且信任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向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依据余额宝的应用情景,定义感知风险为:使用余额宝带来的经济损失、心理压力、操作不当等不好的后果和可能性。并且从四个维度来划分感知风险:安全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安全问题等引发的经济损失可能性;隐私风险是由于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用户失去对个人信息控制的可能性;心理风险是指由于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而使自己处于担心状态、遭受精神压力的可能性,比如担心自己账号被盗信息泄露资金不安全;功能风险是指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带来的损失风险。

  当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感知的风险越大,使用意愿越弱。减少消费者感知风险是促进消费者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途径。比如在支付过程中提供各种安全工具,提供保险服务;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进行披露等。

  消费者的个人特点风险偏好和理财知识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风险有影响。风险偏好是指消费者有规避或者追逐风险的倾向。Chen和He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证明,消费者对相关品牌的知识越丰富,消费者感知到的风险就越低;而且消费者风险偏好越高,感知风险越低。也就是说消费者拥有的理财知识越多,对理财产品越了解,那么感知到的风险相应地就会降低。而理财知识越丰富的消费者在判断一金融理财产品的时候,比理财知识匮乏的人更了解自己的理财需求,也更清楚产品的有用性程度。

  理财产品形式多样,但都可以从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性和投资门槛4个主要指标来衡量。余额宝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收益率较高、投资风险低、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等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理财、购物、变现等需求。理财产品的这些特点是消费者有用性感知的前提。另外,余额宝是金融产品的属性,本身就存在相应的投资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者的风险感知。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金融平台、消费者的参与。对互联网平台而言除了应加强互联网安全,注意保护消费者隐私和资金安全,还应该注意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同时可以对消费者进行理财知识宣传,促进其理财意识。对于消费者而言,提高理财知识、风险意识,权衡收益率、风险性、流动性以及购买平台等各种要素,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监管方面,监管机构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真空地带,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余额宝类金融创新进行引导和规范;应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效落实。通过行业自律和监管双管齐下,营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也可以增强消费者对投资环境的信心,对投资平台的信任,促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健康、持续发展。

  轻信误导盲目跟风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偏僻,信息相对闭塞,加之受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及多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群众金融知识欠缺、基金知识还是空白,走访和调查的结果是:-78%投资基金的农民群众不知什么是基金,基金特性和种类等全然不知。只知基金是银行卖的,和存款一样的保险。基金赚钱多,来钱快;50%的人不懂得投资基金的规则和程序,认为只要买了基金,必然能赚到钱;55%的人不清楚自己要买什么基金,更有甚者干脆给销售人员说:你看哪个赚钱多,就给我买哪个。65%的人跟着别人买,或听别人说什么基金好,就买什么基金。某些基金销售人员_出于自身种益,往往对茫然不知的农民群众进行某些暗示和夸大宣传,造成糊里糊涂买基金者居多。轻信误导、盲目跟风,在杈村基民中十分普遍。

  负债炒基金风险意识差,在基金利好形势的诱惑下,许多农民倾其所有炒基金。负债炒基金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利用国家扶持新农村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编造贷款理由,贷款炒基金,从中渔利。据对某国家的贫困县调查,贷款三两万元炒基金者比比皆是,贷款投资基金者,最高达三十万元。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基金投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贷款炒基金者造成投资损失,最终将导致银行贷款的损失。贷款炒基金给银行资金安全埋下了隐患。同时,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合伙炒基金引发不安定因素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储蓄转向投资基金,但是,目前农村还没有基金代销网点。由于投资不便、信息不灵、为节省一部分费用等原因,合伙炒基金者比较多。亲戚、朋友、多人共用一个基金账户投资的比较普遍。甚至出现了代炒族――专代别人炒基金,按比例或约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合伙炒基金、代人炒基金都容易因经济、收益、亏损等原因引发,不安定因素。由此而产生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

  停产炒基金缺乏理智投资基金在农村越来越热,一些非理性的现象也不时出现,有的放弃田里庄稼,一心炒基金,有的停止打工,专炒基金,还有的转让掉商店、关闭小工厂,把资全全部投入基金。更有甚者卖了农机、抵押了房产投资基金。这种缺乏长远打算的不理智做法,后果是十分危险的。

  农民投资基金热说明了农民投资理财的意识逐步增强,对于农民投资热情,、需要正确的引导。同’时,必须充分关注基金热在农村引发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这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应该以教育为。奇异果体育官网奇异果体育官网奇异果体育官网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