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奇异果新闻中心

奇异果体育官网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西藏专场问答摘要

2024-05-2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奇异果体育官方网站5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围绕“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主题,介绍了西藏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记者 平措旺堆 摄

  5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徐志涛,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念东,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汪晓冬,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现就本次新闻发布会问答环节内容,摘要如下:

  澎湃新闻记者:我们知道,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我想请问的是,自治区在推进“美丽西藏”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思路是什么?

  汪晓冬:众所周知,西藏天蓝地绿、水清景秀,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公认的绿水青山相映美、金山银山幸福长。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进一步夯实。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壮大,特别是文化旅游业一直把原生态作为自己最亮的名片和最大的吸引物。从2023年“冬游西藏”的情况来看,西藏蓝天白云大太阳、雪山湖泊新气象越来越成为广大游客的选择。在绿色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自治区还安排了生态岗位44万多个,有220多万农民群众正在享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补助的奖励,西民的“生态饭”是越吃越好、越吃越香。

  展望美丽西藏建设的新愿景,我们将加快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全力推进“五美共建”。我们将着力彰显西藏的绿色发展之美。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转变,努力为大家提供最清洁的能源、最纯净的产品、最美好的风景,让更多人享受到绿色发展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我们将着力提升西藏的环境质量之美。以更高的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效能,让西藏的生态颜值不断提升、生态价值持续增加。我们将着力守护好西藏的自然生态之美。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设立羌塘国家公园和珠峰国家公园,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高原特色的美丽乡村、美丽湖泊、美丽冰川等美丽系列产品。我们将着力维护西藏的生态祥和之美。统筹各类绿色资源,积极培育生态产业,健全完善生态安全防护的体系,不断提升高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我们将着力构建西藏良法善治之美。加快推进冰川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办法等地方立法进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推进美丽西藏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我们将持续发力,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的西藏样板。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邮报》记者:2024年,西藏游客数量预计可达多少?是否有吸引更多游客的具体计划?

  徐志涛:西藏有着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有着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令西藏旅游自带流量。如果大家到西藏参观旅游,就能够感受到在西藏,我们的山、河、湖、林、草、沙、冰,各种景观应有尽有;我们还可以看到雄伟的宫殿、美丽的寺庙,还有独特建筑风格的民居,我们在西藏还可以听到灵动的扎念、悠扬的牧歌。这些总能让我们的旅客在旅途中有意外惊喜。正因为这样,西藏旅游这些年的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十三五”期间,西藏累计接待游客1.58亿人次,是“十二五”时期的2.3倍。2023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5517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了83.7%。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仍然能够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当然我们在旅游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瓶颈,特别是西藏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还不是很便利,因为地域太广大,很多进藏游客的交通路途成本、时间成本比较高。同时,西藏旅游还需要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目前很多旅游经济还局限在景区的门票经济。西藏旅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瓶颈,因为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国内外游客对西藏的高原反应存在着一些恐惧心理,这些需要我们就高原反应作出科学解释和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做大量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前不久刚刚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自治区也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召开西藏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计划出台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我们准备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够建成一批具有中华文化标识性和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代表性的文化旅游廊带和世界级旅游景区,打响一批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文旅品牌。

  二是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民族风情沉浸式旅游,打造“中华美食·西藏味道”美食品牌,推广藏医药康体瘦身特色产品,有序发展高原徒步、研学等深度体验型旅游。

  三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一方面是要丰富西藏的入境游线路和产品,提高进入西藏办理相关手续的效率,同时解决语言翻译、支付便利化等问题,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国际友人到西藏参观游览。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开发出境游的产品,让西藏的老百姓也能够更加便利地到世界各国和地区观光游览。

  四是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准备开通更多的直通内地城市和国际的航线,吸引更多投资企业进入西藏文旅市场,完善高原救援联动机制,加强文旅市场监管,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体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刚才严主席简要介绍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能不能请您具体再介绍一下在稳增长、扩消费、增动能等方面都有哪些探索和做法?

  严金海:过去有一首歌,在西藏很流行,歌词是这样的:“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迈出的每一个新步伐、取得的每一项新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中国的领导和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像刚才介绍的,去年全区生产总值将近2400亿元,增速达9.5%,排在全国第一位,去年全区总财力达3800亿元,人均财力也是全国第一,但是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只有240亿元,也就是说西藏每花1块钱,9毛多都是中央给的。在习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下,我们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做好稳增长、扩消费、增动能的各项工作,扎实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一,投资仍然是西藏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我们建立并强力推进省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专班服务、清单化调度和重点项目联审联批、“绿色保障通道”等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企业提出清单,政府现场办公,限期办结到位”,狠抓投资落实。去年落实中央政府投资将近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今年1至4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9%;非常可喜的是,民间投资增长18.6%,增速也是全国第一。

  第二,消费已经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我们实施“幸福西藏·悦享消费”专项行动,直接拉动消费将近32亿元。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去年市入选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百强城市。去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五一假期,五天时间,市汽车销量591台,销售额将近8000万元。

  第三,营商环境是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始终遵循“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市场规律,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审批流程最优、审批服务最好的“四最”对标行动,行政审批事项数量由原来的347项减少到182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我们还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顶格执行中央减税降费等各项优惠政策,近三年累计减免244亿元,我们努力“留下青山、赢得未来”。像西藏经开区有一家生产青稞酒的企业,2012年—2023年,享受政府减免退补的资金达到1.06亿元。去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70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51万户、增长13.9%。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我们大力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

  第四,开放是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坚持扩大开放合作的“朋友圈”,去年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第三届“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首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首届南迦巴瓦论坛,来自80多个国家450多位外宾齐聚雪域高原、共谋合作愿景。去年,西藏与17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进出口贸易,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38.3%。今年1—4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8亿元人民币,增长201.7%。

  今天的西藏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关注到西藏地处高原,有着高原农牧业、清洁能源等特色资源,请问如何结合这些特色资源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念东:西藏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刚才严金海主席和徐志涛副主席在和记者交流当中也介绍了这些情况,自治区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奇异果体育官网、特色农牧、藏医药、通用航空等“九大产业”,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此生必驾318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是很多人的向往之旅。世界级景观大道G219,这是一条贯通中国西部边疆的大动脉,很多自驾爱好者把它称为“国之大道”。大型实景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是西藏文化旅游一张靓丽的名片,入选了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西藏的波密县、墨脱县入选了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西藏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我们每年的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有三成都是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西藏正在从“家家酥油灯”向“绿电出高原”转变。目前,西藏已建在建的电力装机容量241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95%,居全国前列,主电网延伸到全区74个县(区)。

  这几年,我们通过科技赋能,大力发展青稞、牦牛、藏羊、藏猪、藏鸡等高原特色优质资源产业,选育出了藏青3000等7个青稞高产新品种,以及半细毛羊、雪域白鸡等多个畜禽新品种。2023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其中青稞产量84万多吨、增长1.4%,我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蔬菜大棚去年产量是88万吨,增长8.4%。为了粮食安全,我们在北大荒农垦集团建立了2万亩的西藏稻谷种植基地,基地产的新米已经开始保供西藏市场。我们促进藏医药业传承发展,“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部医典》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全国首个藏医器械“一次性使用藏医放血包”发布上市。藏医药产业企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增长23.8%。

  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效益不断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资金投入和创新力度,加快完善水电路讯等重大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发挥政策优势,挖掘资源优势,展现区位优势,用好后发优势,畅通经济循环,把各项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西藏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请问西藏在文化保护发展上有哪些举措?面向未来,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又有哪些计划?

  徐志涛:西藏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高原的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也是与中原文化和周边各种文化互相碰撞、互相借鉴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西藏文化历史悠久,表现形式独特,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西藏文化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深受世界很多国家和人民的喜爱。

  西藏自治区政府对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非常重视。首先,我们立足于保护好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西藏现在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座、历史文化名镇5座,5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格萨尔、藏戏、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次,文化要为人民群众所共享,在党中央的支持下,西藏所有的行政村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文艺演出队,民间歌舞、传统藏戏等像格桑花一样遍布雪域大地。现在,西藏有各类专兼职的文艺队伍10万人,每年开展各类文艺惠民演出10万余场。近几年,西藏的几个著名寺庙,比如大昭寺、哲蚌寺、乃朗寺等陆陆续续建立了图书馆、古籍馆、非遗馆,寺庙的僧尼能够更好地学习各类知识,寺庙珍藏的各种文化瑰宝也能为更多群众、游客和专家学者所了解。第三,文化要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服务。西藏现在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6项,其中,自治区级460项,分布在全区各地的数百家非遗工坊,既是文化传承的平台,也是老百姓增收的重要渠道。现在西藏有各类文化企业8000余家,2023年西藏文化产值达89.87亿元,同比增长42%。

  关于下一步的计划,我们将在守护好西藏这座中华文化宝库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优化工作载体,推动西藏文化进一步的繁荣发展。当前,重点是要做好文物普查、非遗普查的工作,摸清家底,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打造如《洗衣歌》《逛新城》一样曾经享誉全国的文艺精品,在新的时代创造出更多能够唱得响、传得开,富有浓郁“酥油香”“糌粑味”的好歌曲、好剧目。要进一步把文旅产业打造成西藏重要的支柱产业,让各族群众在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西藏有什么样的比较优势?未来又有什么样的考量和打算?

  严金海:关于西藏的比较优势,习有一段线月,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调研的时候指出,“山沟沟能走出致富路、过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西藏地处雪域高原,地广人稀、山高沟深,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还不到3个人。当前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靠的就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也是我们继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成功密码”。

  更多的不说,政治优势、政策优势不言而喻。我就单说西藏清洁能源优势。首先,西藏被称为“日光之城”,每年的日照时间是3500小时,西藏的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达到98亿千瓦,水能资源的开发量是1.7亿千瓦,风能1.8亿千瓦,不包括地热和抽水蓄能,加起来装机容量就超过100亿千瓦,而且都是清洁能源。我们的旅游资源刚才已有同事作了全面介绍,还有高原特色农牧业,只要西藏能够种出来、能够养出来的东西,就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还有人口优势,我们是全国31个省(区、市)里人口最少的省区,去年是365万人,按照现在8.7‰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推算,到2035年西藏的总人口也只有420万。我们通过优势资源的开发,到2035年的时候,人均收入水平完全有可能走到全国第一方阵。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西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搜索

网站地图